中文版  |  English  | 
>> 您当前的位置: 华体会(中国) >> 学院新闻 >> 正文
  • 法学研究院丝路国际法所“科创月”系列活动一:国际法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 发布时间:2020/09/11 16:23:17 新闻来源: 本站 点击量:

2020年9月7日,华体会体育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成功举办了国际法前沿论坛。作为“科创月”系列活动“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高峰论坛”之一,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与会人员围绕国际法学术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开幕式上,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中国)副院长李万强教授致辞,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概况和华体会体育法学研究院“科创月”系列活动,并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和学界同仁。论坛由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中国)王鹏副教授主持。

论文研讨环节分为报告、评议和讨论三个环节。在报告环节,田立、王鹏、张倩雯和朱颖四位青年学者分别发言介绍了自己的英文研究论文。山东大学华体会(中国)田立助理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在Gambia v. Myanmar案中关于表面起诉资格的裁定:画蛇添足还是惊险一跃?》(The ICJ’s Ruling on the Prima Facie Standing in The Gambia v. Myanmar: a “redundance” or a “bold attempt”?)。田老师着重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对这一国际公法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中国)王鹏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外空投资条约:如何建立属地管辖权?》(Investment Treaty for Outer Space: Territorial Nexus in No Man’s Land),对国际投资法与外层空间法的可能交叉领域进行了初步分析,尤其是外空关联投资的国际投资条约保护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华体会(中国)张倩雯讲师报告的题目是《数据本地化与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国民待遇义务》(Data Local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Treatment Obligation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reaties),将信息网络法与国际投资法相结合,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双重维度出发,在分析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进行了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华体会(中国)朱颖助理教授报告的论文是《国际投资法与环境法的结构冲突》(The Structural Tens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Environmental Law),主要分析国际投资法与环境法的紧张关系,总结了规范冲突与结构冲突两个类型,并展望国际投资仲裁既定改革议程对此问题的影响。

论坛很荣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华体会(中国)蔡从燕教授、浙江大学华体会(中国)赵骏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华体会(中国)王江雨教授担任评议人。蔡从燕教授表示,四位发言人的论文都很有意思,并指出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理论性更强,必须要进一步挖掘。王江雨教授表示,四位发言人在选题方面都展现出非常优良的问题意识,并对文章的细节、逻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赵骏教授对四位发言人探索问题的勇气和扎实的研究表示肯定,并与参会人分享了关于国际法研究的八个共性问题。

三位评议人不仅就论文本身进行评点,而且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国际法研究议程进行了展望。赵骏老师指出,疫情凸显了过去国际法研究中一些容易为人忽视的问题,为未来国际法研究,尤其是国际投资法研究,提供了很多可以尝试的角度。蔡从燕老师指出,大变局之下,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正在急剧变化,国际法的意识形态、国际法与风险社会的关系等问题需要长期跟踪和系统研究。王江雨老师指出,大变局所引发的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变化,超出了传统理论和分析范式的解释范围,国际法研究的选题不是更少了,反而是更多了。如果能够实心向学,夯实规则研究的基础,突破确定性导向的思维定式,是有可能催生新思想、新范式,产生大理论、大宗师。

在讨论环节,发言人和评议人也就听众提出的论文结构优化、投资条约属地适用、国际法院任择管辖权的功能与局限、国际法子学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投资法的东西冲突等问题进行交流。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学界前辈、老师、同仁和同学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线上听众高峰时人数超过百位。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致力为国际法青年学者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研究所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国际投资法青年论坛”,定期分布《国际经贸规则与政策:信息周报》(已发62期),并不定期举办线上和线下论文研讨会。

丝路国际法所“科创月”系列活动内容丰富,欢迎学界同仁继续关注、关心和支持研究所相关后续活动,期待大家再次相聚!


文字:王梦卓 赵昊楠